2023xxstnb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黄埔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
2023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5年4月16日
单位名称:
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
登记证号:
440112076
成立时间:
2009-07-16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3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会费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3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3年度参与“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2023年度参与“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
2023年度与东西部协作工作情况
2023年度参与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附加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 2023年度工作总结 根据《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章程》规定,现将协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作为一个专业协会,安全专业技术服务不仅是协会服务的基础,同时还是协会专家组成员不断开拓创新的“舞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协会应会员企业的需求,共开展26场安全培训及风控服务,签署了5份长期培训及风控服务合同,为乐金显示等5家企业提供了各项专业技术服务。 (二)持续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本着开拓创新,不断拓宽交流渠道和内容的目的,协会于23年5月份协办了欧盟青创企业家国际交流项目研讨会。通过扩展不同领域的交流活动,为协会及会员的共同发展谋求出路。同时,协会也积极加强区内以及其他区兄弟单位的交流互访,2023年以来共接待了花都、南沙协会的互访活动3次,组织区内企业交流活动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活动共57次。 (三)加强安全技术和文化传播 2023年以来,协会共组织了实地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3次,举办了以电力安全、危化品存储等主题培训、座谈等11场次,加深了会员企业对我区优秀示范企业安全技术文化的认识,达到了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互惠共赢的目的。 (四)积极探索寻求科技助力 自我区推进智能应急产业发展以来,协会积极参与了从基 础建设,如产业园区的指导服务,到为具体产品研发提供场景需求等整个产业全流程。期望通过参与应急产业的发展,在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为会员寻求科技助力提升安全水平的渠道,也为会员自身的发展探索新的“赛道”。 (五)立足根本强化自身建设 一是拓宽会员发展渠道,广纳优质会员。2023年以来,协会新增理事以上单位10家,会员5家。通过加强与区里其他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业务联系部门以及其他协会的协作和交流,形成相互影响、互惠共赢的局面,从而拓展自己吸收会员的渠道和途径。二是围绕“一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继续推行协会专家坐班指导的同时,加强与各级专家库、专家组成员的沟通合作,打造更加广泛和专业的专家网络,为协会的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充沛的优质专家储备。 二、协会现状与面前的难题 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低迷的经济环境对协会与广大会员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协会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资金紧缺。协会当前只有会费和技术服务业务两项收入,2023年,协会会费收入比历年平均收入下降了30%多,业务收入也比往年减少了近30%。经费的大幅下降是协会活动减少,工作覆盖面缩小、深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最终直接影响了协会与会员的粘性。 三、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一)坚守深耕基础业务领域,继续深化培训、风控两项服务,在切实了解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涵盖会员乃至区内外企业的切实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风险诊断、安全体系建设指导等服务,以此增强协会自我造血能力、完善协会专家师资队伍。 (二)推行“一站一点一产业”的建设目标。“一站”是根据会员在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指导方面的需求,与专业的法务服务组织或机构合作,打造协会的法律服务工作站;“一点”是在协会设立省标准委员会的工作点,及时把握和捕捉企业创新过程中细分领域新甚至催生的新行业新产业配套标准建设的需求,建立“团体——地方——国家”的标准建设模式和通道,从而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产业”是借助协会目前在助推和具体落实我区智能应急救援产业相关工作的优势,及时发掘和推介好的安全应急产品和技术、理念等,使会员优先享受我区智能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红利。 (三)始终保持区内各界交流的枢纽作用,着眼于平台化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是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围绕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该领域,打造满足会员企业各项需求和资源的快速对接通道;发挥平台的各项优势,整合资源推动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会员与协会、政府多方的互惠共赢,共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28日
2023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
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 2023年度工作总结 根据《广州开发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协会章程》规定,现将协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作为一个专业协会,安全专业技术服务不仅是协会服务的基础,同时还是协会专家组成员不断开拓创新的“舞台”,在过去的一年里,协会应会员企业的需求,共开展26场安全培训及风控服务,签署了5份长期培训及风控服务合同,为乐金显示等5家企业提供了各项专业技术服务。 (二)持续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本着开拓创新,不断拓宽交流渠道和内容的目的,协会于23年5月份协办了欧盟青创企业家国际交流项目研讨会。通过扩展不同领域的交流活动,为协会及会员的共同发展谋求出路。同时,协会也积极加强区内以及其他区兄弟单位的交流互访,2023年以来共接待了花都、南沙协会的互访活动3次,组织区内企业交流活动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活动共57次。 (三)加强安全技术和文化传播 2023年以来,协会共组织了实地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3次,举办了以电力安全、危化品存储等主题培训、座谈等11场次,加深了会员企业对我区优秀示范企业安全技术文化的认识,达到了取长补短、开阔视野、互惠共赢的目的。 (四)积极探索寻求科技助力 自我区推进智能应急产业发展以来,协会积极参与了从基 础建设,如产业园区的指导服务,到为具体产品研发提供场景需求等整个产业全流程。期望通过参与应急产业的发展,在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同时,为会员寻求科技助力提升安全水平的渠道,也为会员自身的发展探索新的“赛道”。 (五)立足根本强化自身建设 一是拓宽会员发展渠道,广纳优质会员。2023年以来,协会新增理事以上单位10家,会员5家。通过加强与区里其他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业务联系部门以及其他协会的协作和交流,形成相互影响、互惠共赢的局面,从而拓展自己吸收会员的渠道和途径。二是围绕“一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继续推行协会专家坐班指导的同时,加强与各级专家库、专家组成员的沟通合作,打造更加广泛和专业的专家网络,为协会的专业技术服务提供充沛的优质专家储备。 二、协会现状与面前的难题 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低迷的经济环境对协会与广大会员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协会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资金紧缺。协会当前只有会费和技术服务业务两项收入,2023年,协会会费收入比历年平均收入下降了30%多,业务收入也比往年减少了近30%。经费的大幅下降是协会活动减少,工作覆盖面缩小、深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最终直接影响了协会与会员的粘性。 三、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一)坚守深耕基础业务领域,继续深化培训、风控两项服务,在切实了解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涵盖会员乃至区内外企业的切实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风险诊断、安全体系建设指导等服务,以此增强协会自我造血能力、完善协会专家师资队伍。 (二)推行“一站一点一产业”的建设目标。“一站”是根据会员在相关法律法规咨询指导方面的需求,与专业的法务服务组织或机构合作,打造协会的法律服务工作站;“一点”是在协会设立省标准委员会的工作点,及时把握和捕捉企业创新过程中细分领域新甚至催生的新行业新产业配套标准建设的需求,建立“团体——地方——国家”的标准建设模式和通道,从而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产业”是借助协会目前在助推和具体落实我区智能应急救援产业相关工作的优势,及时发掘和推介好的安全应急产品和技术、理念等,使会员优先享受我区智能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红利。 (三)始终保持区内各界交流的枢纽作用,着眼于平台化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是协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围绕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该领域,打造满足会员企业各项需求和资源的快速对接通道;发挥平台的各项优势,整合资源推动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会员与协会、政府多方的互惠共赢,共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28日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