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xxstnb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 联合会发挥各成员单位功能性党组织作用,通过支部联建、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夯实堡垒,今年以来,主办或协办各类校企活动20余场,举办2场培训,走访或对接校企单位超12余次,完成知识城首届“科教论道 产研创投”高端人才沙龙系列活动20场,汇集校企近百个专精特新领域(项目)技术供需对接洽谈。充分利用校企公众号、宣传栏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挖掘宣传亮点,及时将科教创新区项目建设、楼舍建筑封顶进展和产学研载体平台成果等进行宣传推广,今年以来校企联合会公众号载体发布推文94篇,活动内容受到主流媒体转载报道。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推动企业与院校互动,更加精准、有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增强人才有效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产教融合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信息共享,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探索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做法、新模式和新经验贡献一份力。二、2024年工作计划(一)探索共建科教、科研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及创业孵化模式,极大发挥联合会在产学研、产教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产学研和产教融合提质增效。发挥联盟各成员单位功能性党组织作用,本年度内协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专项活动不少于10场,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协同知识城高校举办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旅国际智库论坛、中国—欧洲文明互鉴与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发展中国家官员广东行”等品牌论坛,举办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论道、产研创投”高端人才沙龙系列活动等。积极探索“国企+社团”双轮驱动、联盟式创新高校企业产教互融共赢模式和口碑效应,讲好湾区产教融合、科教创新故事。(二)联动知识城科教创新区五院校、省“双博”创新中心等单位为主,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知识城举办拓展产教、人才领域等政策法规宣讲会。政校企战略协同、主动开展校企一线走访调研,针对高校及师生、“专精特新”等科技企业需求,配合推动“一校一方案、一企一策”相关服务,及时了解落地创新创业机构及团队最新动态和需求,及时提供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年度组织和调研对接企业、科研院所等不少于12次。紧密结合知识城高校专业配置和学科特色,协同广外黄埔研究院研究开发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创十条”政策,根据前期调查和比较分析结合科教创新园的规划和未来,参照对比国内科教创新园区的发展情况,从强化政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推动科教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中新广州知识城“科创十条”,并提供相关依据形成1份报告。大力发挥校企联合会纽带作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项目、人才、团队考察知识城不少于3场,吸引国际创新人才、团队落户知识城,为知识城发展提供长期性、战略性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助推打造知识城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国际人才自由港。(三)聚焦打造中新合作国际产业体系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拓展科创教育培训、高端专业培训,开展职场相关课程培训(职场商务社交礼仪与场景应用、职场高效率沟通与表达艺术等)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第二期技术经理人研修班。联合校企联合会会员单位、区内企业,协助设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研究生实习基地等,同时全年度在知识城组织举办高校就业需求对接会等大型促就业活动不少于2场,包括但不限于举办针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的专场招聘会,邀请行业领军人才、优秀毕业生作为分享者开展座谈会、分享会,为应届毕业生求职路途提供指引方向等。(四)围绕“专业、创新、精品”的科教宣传工作理念,以公众号为主阵地,同时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区有影响力的媒体,不定期宣传推介知识城科教创新、产教融合示范成果,分享国内产教融合示范工作做法等资讯,本年度内媒介宣传推介工作不少于25篇,夯实知识城科教双创阵地宣传建设。会同有关单位及各高校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团”活动形式,大力营造知识城科教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倡导新时代科教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打造国际知识高地、科教文化新名片。